sem優化策略分享:停投過的計劃還能不能起量?
不同媒體間的賬戶都大體相同,主要是叫法不一樣,所以sem優化來說策略大體是相同的。但是近期發現一些優化師的特點,就是過多關注非重要優化點,又或者是他們自己覺得很重要,又或者是教科書就是這么說的,諸如此類現象吧,今天專門從數據邏輯上來聊三個關注最多的賬戶細節。
優化關鍵詞質量度
這個“質量度”大概是SEM賬戶領域研究最多的問題了,為什么要優化質量度,大體是因為一個公式:質量度= 綜合排名指數 / 出價,因此質量度越高,出價可以越低,這樣CPC就下降了,就可以用省下的錢進行提量。
優化質量度的方法,很多文章也寫了,大體就是優化創意,提升點擊率,落地頁也要有一定相關性。
好,官方的教科書聊完后,就開始胡說八道一些自身經驗總結。首先就是所謂的提升點擊率,按百度搜索排名與點擊率的對應關系可以看出來,排名越高,點擊率肯定越高,那么就是高出價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其次,創意肯定要相關一點,不能掛羊頭賣狗肉吧。但是什么叫相關呢?沒有明確的定義,只能通過創意AB測試去選擇點擊率更好的創意。
說優化質量度,我認為不如說成優化點擊率,也就是創意和落地頁優化,最粗暴的方式是提高出價,最溫柔的方式是多測試創意和落地頁文案,僅此而已。
停投對賬戶質量度的影響
還是聊質量度,這個虛無縹緲的概念這次安放在賬戶層級上了,這level就比較高了。很多人說賬戶停投,刪計劃,會影響賬戶質量度,這樣長此以往賬戶就失去競爭力了。
這個觀點不知道怎么被大家所知道的,因為我并沒有在百度競價白皮書上找到這句話。如果非要給出一個解釋的話,大概還是要站在媒體方的角度說話,那就是停投之后就不花錢了,媒體沒錢掙了,所以希望甲方還是別停投吧~然后還會說競品還在持續投放,質量度越來越好balabala的術語。
我在這里只想說,競價的本質是什么?就是出價,價高者得,難不成我一個老賬戶都停了,重新出高價砸搶排名,還能跑不出量嗎?不現實吧,只要不是賬戶未過審,媒體肯定還是想掙你的錢的。所以這塊一定要思維清晰,充分掌握競價本質,就不怕調整賬戶,該停就停,該刪就刪,大不了從頭再來。
但是從理性角度出發,通常不建議停投或刪計劃的原因是項目肯定要持續去做的,留下歷史素材有利于隨時做數據分析與開啟投放。所以不必刪除,盡量是暫停即可,如果你覺得暫停也會影響賬戶質量度,那真的就是媒體希望你一直花錢啊,如果只有全天24小時花錢才不影響賬戶質量度,那也太恐怖了,有錢就是任性。
停投過的計劃還能不能起量?
應該都聽說過計劃不能隨便停投,一旦停投后,再開啟的效果就不如以前,需要新建計劃了。首先我不確定是否有數據能證明這個說法,但是從效果上分析,新建計劃和停投計劃復投兩者之間的區別,大概就是前者是冷啟動,無任何數據參考,后者有歷史數據,所以跑出來的數據相對可預估。
那么對于后者來說,我們復投后的效果只需要跟歷史數據對比即可,是好是壞一目了然,但是對于前者來說就是重新上線投放,好與壞沒有參考。所以為了提升效率,在賬戶運營中應該直接啟用老計劃即可,效果好保留,不好就停投。當然了新建計劃投放也是可以的,那就用投放KPI去衡量效果即可。
所以在SEM賬戶運營的實際工作中,不必過于尊重“理論”。不如多嘗試,什么方式都用上,用數據說話才是數據驅動效果運營的正道。
今天話題就到這了,說到頭就是懂理論,但不要迷戀理論。好的投放效果都是實踐出來的,數據驅動效果運營是我常說的一句話,希望大家能受用。如果對內容有異議,也可發出來溝通,多學習多了解點終究是好事兒。
溫馨提示: 需要上述業務或相關服務,請加客服QQ【582059487】或點擊網站在線咨詢,與我們溝通。